2024年至今,商学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依托"实账真做"实践教学项目,进一步完善了"理论奠基、实践赋能"的立体化教学体系。全年累计开展52期实践教学活动,吸引432名学生参与,携手300家企业打造真实财务工作场景,助力商科人才在知行合一中实现专业能力跃升。
初阶实践:筑牢实务操作根基(2024年4-6月)
项目启动阶段,中心引入56家企业真实财务数据,组织学生完成原始凭证整理、记账凭证填制等基础工作。通过接触企业日常报销、资金结算等业务,学生们首次建立起对会计实务的直观认知,成功打破理论知识与职业场景的壁垒。首期实践特别设置"凭证装订工作坊",指导学生掌握财务资料归档规范,累计完成2000余份会计档案的标准化整理,为后续深入学习奠定扎实基础。
技能进阶:破解业财融合难题(2024年10-12月)
随着项目推进,108名2022级、2023级学生在10月率先开展"亿企代账"软件专项实训,通过全流程操作掌握财务软件应用逻辑。11月实践升级至建账记账模块,116名学生为72家企业设立电子账套,在解决期初数据试算不平衡、科目设置不合理等实操难题中,深化对借贷记账法的理解。12月综合实训覆盖从建账到结账的完整会计循环,学生们在处理200余笔经济业务中,累计发现并修正80余处账务处理问题,显著提升会计流程把控能力。
领域拓展:对接税务实务前沿(2025年3月)
在税务实践专场,112名学生围绕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、增值税申报等核心业务展开实训。通过登录电子税务局模拟申报,学生们系统掌握12类纳税申报表填报规则,成功完成50家企业的年报申报操作。针对部分学生出现的政策适用偏差、系统操作失误等问题,中心特别邀请资深税务师开展专题辅导,帮助学生建立"业财税"一体化思维,深刻理解税务合规对企业运营的重要意义。
育人成效:构建实践育人新生态
项目实施以来,学生累计处理真实财务数据逾三万条,生成标准化财务报表500余份,在实践中实现"三个转变":从理论认知到实务操作的能力转变,从单向学习到问题解决的思维转变,从校园环境到职业场景的角色转变。多家合作企业反馈,参与学生的凭证处理准确率达92%,财务软件操作熟练度较实训前提升60%,展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。
"实践教学不仅是技能训练,更是职业精神的培育过程。"中心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持续深化校企合作,开发业财融合案例库,构建"课程实训-岗位实习-职业发展"的全链条培养体系,着力培养懂理论、精实操、善创新的复合型财务人才,为新时代商科教育改革贡献锦江方案。